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我的铁路风景”征集活动以文字为媒介,向全社会征集散文、诗歌、博文等作品,让公众领略铁路发展变化,感受时代脉搏。
铁轨绵延万里,不仅连接着地理空间,也连接着无数个体的记忆和情感。故事集《我的铁路风景》用普通人的视角和写作方式,将因开发而变化的风景组合成一幅中国溪流的画卷。
回望来时的路,铁轨上画着一首奋斗的长诗。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变化折射着国家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万公里,全国铁路客运量不足1亿人次,货运量仅5000万吨。那时,第一代铁路工人用铁钻、铁锤,凿开太行山,劈开秦岭,在高山上架起“成功桥梁”,铺就“生命线”;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们在“地质博物馆”里与地下河、洞穴、山体滑坡进行较量。每施工一公里就有一名建筑工人死亡;青藏铁路队员在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挑战生理极限,攻克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等世界性难题……奋斗史诗融入民族记忆。这套故事集鼓励人们用镜头探索铁路上的文化印记,用文字重新捕捉铁路建设者的无畏精神。。这是对一段充满麻烦的非凡历史的充满爱意的审视和集体承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飞天铁龙是时代的辉煌篇章。历史车轮进入新时代,中国铁路的故事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到2024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将突破4.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八纵八横”高铁网近80%主通道建成运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市群实现“一小时交通圈”;中西部地区大踏步“高铁时代”拉动经济发展沿线地区。从“大地赤手空拳”到“八纵八横”,这些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是无数感人的故事,这将是一条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的流动长廊。
展望前方的路,铁轨拓展梦想的轨迹。铁路是进步的动脉,是梦想的道路。这次聚集这个故事的活动背后,是我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有力支撑——日益密集的铁路网让“朝夕”成为了标准,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也为无数故事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文字作品集,我们记录了因铁路而繁荣的城镇、因交通的改善而繁荣的旅游、因时间和空间的缩短而实现的梦想。这些生动的个性真实的叙事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最生动的故事。它记录着进步,表达着情感,记录着人们通过奋斗在这个地球上创造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从“交通线”到“幸福在路上”,中国铁路的风景里藏着最真实的中国故事,体现了最生动的时代精神。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山水之美、人情温情、铁轨相连的发展成果,将汇聚成更加感人、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激励人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征程中继续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简言、吴宇轩,漫画:何涛)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版权归其所有。n等)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专有。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