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我国开源产业呈现三大显着特征
2025奥斯卡开源产业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可信开源涌现各行各业,无限智能塑造未来”。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记者马思)2025奥斯卡开源产业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可信开源进步各行各业,智能未来无限形态”为主题,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通过汇聚行业智慧,进一步探索我禁开源发展模式,加快落实工业企业开源管理,推动国内开源生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魏然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开源产业呈现出三个令人惊叹的特点:供给侧实现“质与量并重”,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需求侧深化“融合应用”,传统产业积极启动管理升级;生态侧完善“标准指南”,多方合力筑牢发展基础。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晓辉表示,ka目前的开源标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立项立项20余项与开源领域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涵盖开源安全、开源与社区等多个方面。关系和开源管理。共同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可信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立。当前,开源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继续支持开源体系建设,坚持标准引领,推动标准应用,全力支持,发挥标准在促进产业行业资源开放、技术创新、生态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红重点发布了开源行业的10条新观察,重点关注开源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变化。他表示,开源已经发展了50多年,已经成为一种数字时代的工作方式。大多数开源项目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商业化困难,且仍存在维护缺陷。同时,业务中存在大量旧的开源软件,应积极探索维护市场和Ghell开源软件的新模式。此外,AIGC代码来自于开源,但并未受到开源管理,因此需要新的开源管理源,需要关注大型编程模型。
对于开源行业的最新变化,他认为,在大模型的开源中,只出现了开源代理。未来,开源Agent将是开源AI的主战场。以Deepseek为标志,中国开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发展的新面貌。开源发展过程中,开源格局的洗牌AI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开源人才的涌现,都预示着中国开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外,推动开源发展的主力已经从个人转向企业和政府。开源是数字公共产品,政府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据介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业界率先提出“可信开源”理念,围绕“安全”、“合规”、“可维护”、“健康”的开源生态发展目标,创建并持续丰富“可信开源”标准和评价体系。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最新一批开源系列可信评测结果。截至目前,共有14类企业141个产品或项目通过了可信开源认证评估。
为了更好地加速开源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开源并为开源做出贡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奥斯卡“开源+”常见案例征集活动。类别具体分为开源商业化、开源人物、开源+人工智能、开放技术应用技术、开源与社区、开源安全与风险管理六大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戴伟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伟在本次大会上共同公布了案例评选的最终结果。
WS69086CDCA310C4DEEA5EFD4A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03/ws69086cdca310c4deea5efd4a.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