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Betway·必威 >

当思政课遇上传统文化,千年古琴弦歌留在天津城建大学

发布者:365bet体育投注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27 10:14 浏览()
“蒹葭翠绿,白雾如霜,所谓美人在水边……”诗句清雅醇厚,诗情画意。 10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古琴)弦乐大会在天津城建大学举行。 300余位全国古琴名家、演奏家齐聚一堂,为附近学校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当千年弦歌遇见青春校园,琴声与歌声交织在时空穿越的意境中,让师生们在艺术的熏陶下体验中华伟大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美好。活动反响热烈,上演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课”。 开班仪式上,天津城建大学党委书记史庆伟表示,学校正在努力贯彻落实“做好传承文化弘扬和发展,构建文化教育新格局”的重要要求,鼓励青年学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学习,筑牢成长基础,为传承文化根基、谱写温润市新篇章贡献青春活力。 本届仙阁大会内容丰富多彩,集学术思辨与艺术表演于一体。活动包括高水平学术交流、薄克力教授的记谱与作曲、中国古琴音乐会弦乐大会、中国古琴弦乐名家名曲音乐会等,共同展现了古琴弦乐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时代活力。 学术交流会上,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俊跃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戴如,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林伟力,拉雅文联副主席、淄博国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葛亚东、著名收藏家陈旭等青年古琴演奏家顶尖学者 中央音乐学院吴晔研究员与天津城建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古琴弦乐基地主任柏克利教授,围绕“温润城·多彩天津”的主题,从古琴仙歌艺术流派、发展现状、传承与创新、当代价值研究等方面分享独特的见解和经验,并碰撞 思考。 大会上精心呈现的三场弦乐表演作品犹如一系列流动的、看得见、听得懂、懂的文化磁石,为师生们打造了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博克利教授的乐谱和作曲展现了学术深度和创新精神。中国古琴歌曲大会演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流行音乐音乐会呈现出一流的表演。百余位演员表演了情感丰富的表演。钢琴的声音可以是活泼深沉的,也可以是清亮圆润的。歌声可上下,吟诵千年古诗。它不仅是生动的艺术展示,更是深刻的文化影响。艺术家不仅用声音传达文字,再现千年礼乐文明的庄严之美;他们还用美来启发智慧,在音乐与音乐的统一中激发无限的想象力。这座“对话”的桥梁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在沉浸艺术的同时直观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极大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演出虽然结束了,传统文化的回响和师生们的热情依然存在,但大爱继续感动着校园。许多学生还沉浸在悠远的古琴曲和弦乐旋律中,直呼演出“太惊喜了!” “这么有营养、有魅力的传统文化活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他们纷纷表示,这场高水平的音乐会让他们体会到了古琴的深厚底蕴和《零距离》弦乐歌曲的优雅之美。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 “弦乐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年了,这次在我们学校成功举办,意义重大。”伟大传统导演博克利天津城建大学中华体验文化暨古琴弦乐基地介绍,“我们希望为校园古琴弦乐艺术带来新的活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据悉,天津城建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除开展具有天津红色文化和人民城市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外,还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致力于深化美育、促进文化交流。自2019年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体验基地和古琴歌曲基地以来,学校成功构建了“学术-创作-课程-展示”四位一体的新型教育范式。注意到并翻译了200多首古代秦宋作品,创作200多首《宫琴颂》作品,出版专着4本;被批准为国家级基地。 ——社会青年活动基地、外国青年活动基地等一批实践教育基地以及教育部、天津市10余个各类项目接待参观人数6000余人次,谱写了文化育人、美育人新篇章,为落实立德树人主体任务、不断提高宣讲政治课育人质量和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严东杰) WS68FDDD2EEA310C4DEEA5EE3BB https://tj.chinadaily.com.cn/a/202510/26/ws68fdd2eea310c4deea5ee3bb.html 版权保护:ito网站刊登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China Daily International Network)所有。纳尔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