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小协,美国新泽西州,2025年11月12日。2025年11月9日,新泽西乡村音乐合唱团与爱迪生爱乐乐团在罗格斯大学尼古拉斯音乐中心举办第十八届金秋音乐会。此次演出由罗格斯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整场音乐会结合了合唱、器乐、朗诵等多种形式,演出了完整的《黄河大合唱》和多首跨界作品。
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张春和指挥。开场副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记忆》、《妈妈我爱你》构成了整场演出的序幕。
张春和介绍:“我们希望用《黄河大合唱》的气势来呈现我们集团的大型晚会,是一件艺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的作品,体现了我们对艺术的探索。”欲望。
器乐四重奏《秋叶与英雄歌》的下半场由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中心常驻音乐总监、作曲家、钢琴家文森特·迪·莫拉(Vincent di Moura)与PIPA演奏家杨进、竹笛演奏家刘晓然、大提琴演奏家刘谦慈联袂演绎。这部作品将爵士乐经典《秋叶》与民歌《英雄歌》并列。
谈及《秋叶》的演奏,穆拉分享道:“这首曲子在我的音乐人生中有着独特的体验。过去很多年我都不喜欢它,因为每个爵士音乐家都必须演奏它,‘必须表达’的压力是不可取的。而通道:时间、记忆、爱、相聚??与分离。”
Mulla特别提到了与PIPA演奏家杨进的合作:“我们合作了很多年,有时他会突然改变方向,带来惊喜,我必须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今晚他的处理温柔而美丽,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个人自由和普遍合作。”
对于《好人之歌》,他说:“中国音乐的很多旋律让我想起了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的作品。即兴创作让我能够将美国古典音乐的声音语言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起来。最奇妙的是,两种音乐并不对立,而是能够自然地相互配合。”
音乐会压轴的是湘音合唱团数百名成员演绎的完整版《黄河大合唱》。从粗犷豪放的《黄河船夫歌》、温柔孤寂的《黄河歌》,到《保卫黄河》的千军万马,再到气势磅礴的《咆哮黄河》,近两百名演员的激情表演不断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朗诵者杨建平(bsakit Engst)以其纯正的普通话和深沉的情感为演出增添了特殊的意义。美国人出生于西安、成长于北京的他在演出结束后表示:我们今天铭记历史,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美国观众罗斯玛丽·弗雷达和凯瑟琳·马林表示,整场演出“非凡且非常令人愉快”。弗雷达说:“尽管语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你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尤其是《黄河大合唱》,即使你不知道具体的历史背景,你仍然会被其中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所惊讶。”
团长范大平在演出后表示,当晚音乐会成功的背后,是湘音合唱团20多年来对社区的深度参与。他说,湘音合唱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00人合唱团和80人乐团的成熟艺术团体。合唱团的发展见证了外来文化的发展。从业余社区团体到洛杉矶能够登上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重要舞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会员们的坚持。
2025年对于合唱团来说意义重大:4月,将与8个跨洋合唱团在纽约林肯中心共同演出《黄河大合唱》; 7月,受纽约大苹果音乐节邀请,与联合国合唱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和平颂》; 8月,将在纽约百老汇交响空间剧场再次演唱《黄河大合唱》; 9月将赴亚特兰大与300多名各族歌手同台演出。
范大平表示:“我们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同时非常重视‘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理念。”除了大型演出,我们还为老年中心举办公益演出每年整个新泽西州,这是社区的反馈。 ”
谈及音乐作品的表达,文森特·迪·莫拉表示:“我的音乐常常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感情。有时是关于社会,有时是关于个人。它可以是崇高的,也可以是荒谬的,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世俗的。但我唯一希望观众以一种充满爱和真实的方式带走:我们在生活中拥有共同的经历,我们都试图以一种充满爱和真实的方式感受它。”
Mulla对跨文化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未来充满期待:“在美国蓝调、爵士乐等领域,这种跨界合作变得更加丰富和新的合作可能性。我们今天接触到很多当代音乐,而挑战和我们接触到的音乐大事只是旅程的开始。 ”
音乐停止了,掌声也停止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今晚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夜晚在熟悉的旋律中,人们感受到快乐和对祖国文化的遥远致敬。
WS6914C582A310942CC499129E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13/ws6914c582a310942cc499129e.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