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0日下午,湖北省政府在武汉召开会议,解读《湖北省推动科技成果向高校转化的若干举措》,针对开放高校和现代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然愤怒。
摄影:李明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兰提出,“几个步骤”要围绕东方措施三原则,聚焦目标、立足影响,提出四个大小十七个步骤:加大分门别类成果供给和成果转化机制,优化转化成果,健全建立成果转化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湖北省科技型大学就地转化率我省近三年内增长了50%。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伟指出,湖北高校拥有全省70%以上的重大研究人员,国家变革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省教育厅将通过培育强大创业创新机器、编织密集变革网络、改革深化机制三个主要步骤,系统推动科技型大学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省国资省政府党委委员、副主任平本栋表示,国资系统将积极对接高校,重点支持省企业与高校开展基础技术联合攻关,开拓产学研合作。开放合作者、开放三方科技成果实施。
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冠林重点关注专利转化进程,建议从盘活专利存量、优化人才引进、畅通转化渠道三个方面着力,同时加快培育拥有的智力人才,打造变革大生态。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星阳作为学校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作为国家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学校通过落实五项基本改革举措、完善五项支撑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s。
此次新闻发布会明确了湖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目标。在实施“十七大举措”、部门联动推进、经验先进的高校试点中,转型卓越将进一步释放,为湖北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丽华刘昆|李明)
WS68E9EA6CA310C4DEEA5EBC3A
https://hb.chinadaily.com.cn/a/202510/11/ws68e9ea6ca310c4deea5ebc3a.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